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69章 日拱一卒

括地御边容易。

守土卫疆难。

诸将颔首,心悦诚服。

明初,朝廷采取搜套战略,王骥两次领兵对河套蒙古沉重打击,迫使鞑靼各部逃离河套,使蒙古各部数十载不敢南下河套。

然而,战场两战两捷,顶层战略出错,朝廷未能在河套设置机构,固定控制,而采取空置河套的方式,为鞑靼各部重返河套提供机会,河套逐渐沦为鞑靼部固定驻牧之地。

达延汗崛起,征服瓦剌,迫其西迁,陆续统一东蒙古各部,把分散割据的大小领地归入六万户,分左右翼。

大汗自领左翼察哈尔、喀尔喀和兀良哈三万户,驻帐于察哈尔万户;封其一子为济农,统率右翼鄂尔多斯、土默特和永谢布三万户,驻帐于鄂尔多斯万户。

鞑靼衰落,瓦剌崛起。

鞑靼左翼三万户,去年察哈尔部覆灭,喀尔喀部分裂,兀良哈三部多数归降朝廷。

鞑靼右翼三万户土默特成为朝廷盟友,永谢部衰落内讧,今又重创鄂尔多斯部。

以前,朝廷对西北军务漫不经心,嘉靖朝,更放弃关西七卫,将势力收缩到玉门关。

朝廷掌权者更认为西北顿兵日久,恐生他变。黄河一冻,北虏入套,我军岂能久驻?

今日,皇帝强势,重视军务,想来会花费力气经营西北。

刘应坤斩钉截铁说:“此番咱家依照皇爷圣旨巡视九边军镇,临行前,皇爷刻意提出西北诸军不能漫无目标攻伐,应该集中优势兵力夺取一地,迅速修筑城寨堡垒,留兵据守。

然后,得寸进尺,步步为营,进筑堡寨,逐步扩张西北兵线,皇爷称其为前进防御战略。

昔年,国朝初期,扫除夷虏,恢复中原,以靖边宇,虏酋远遁穷荒,太祖设东胜城于三降城之东,与三降城并东联开平、独石、大宁、开元,西联贺兰山、甘肃北山,通为一边。

靖难之役,边略骤变,于是乎,永乐朝开始重构边防,弘治至正德年间形成九边体系。

其后战事多失利,退而守河,又退而守边墙。

此战诸位战功赫赫,收复不少东胜卫等故地,将兵线推广到唐代的三受降城区域。

皇爷的战略构想大抵是重建三受降城体系,做到东联开平、独石、大宁、开原,西联贺兰山、甘肃北山,通为一边,恢复太祖朝所形成的基本边防线。”

啊!

练国事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