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41章 刘据的悲剧原因:父不知子

长孙皇后何等聪明?

作为从小出身世家,并一路陪伴李世民走过血雨腥风的她,立即就听懂了李世民话中的意思。

“陛下的意思的是,刘彻是害怕,一旦太子刘据继位之后,就会出现外戚把持朝政的局面,所以才提前灭了公孙氏一门?”

李世民点点头,朝长孙皇后抛去一个知我者皇后的笑容,方才继续说道:“灭公孙氏一门,只是为了削减卫氏一族的势力而已。当然不乏刘彻担心太子刘据继位之后,恐怕会压制不住外戚专权的局面。”

“所以为了江山社稷考虑,才不得不提前未雨绸缪。”

“其次就是刘彻本人的经历让他对外戚势力极为忌惮,所以自然而然的,他当然不会把外戚专权的后患留给下一代的君王。”

“这一点,从武帝晚年立太子刘弗陵而杀其母勾弋夫人也能看出。不管是他的儿子哪一个继位,其儿子身后的母族势力,都是必须得削弱的。”

事实也如唐太宗所想的这样。

作为大汉有史以来权力最大的皇帝,刘彻可谓是将外戚势力从始至终玩弄于股掌之中。

从早期的刚刚亲政时不得不重用外戚田氏与窦氏,到后来田氏倒台以后,窦家一家独大 。武帝出于战争和政治的需要,又接着扶持起卫家与窦家相争,以此达到平衡朝局的目的。

到了最后的最后,眼看着卫家势力越来越大,武帝便故意冷落皇后,转而专宠李夫人,扶持李氏崛起,制衡卫氏和其下的公孙氏,这都是他的惯用手段之一。

对于刘彻来说,只要皇权牢牢在手,外戚可以有很多个。但有一点,若是太子过度偏向甚至于依赖母族的话,那么就必须得敲打敲打了。

所以,这才武帝一直以来,表现得不喜欢刘据的根本原因。因为太子的表现,明显太过偏向母族卫氏了。

然后就是,在汉武帝最初的设想中,原本是打算扶持以卫青 ,霍去病,公孙贺三方为首的外戚势力作为太子的后盾。

三方互相支持太子的同时,又互相制衡,如此一来,等到他晚年驾崩的时候,政权也能够平稳的交接给下一代。

可霍去病和卫青的先后去世,明显打破了他最初的格局设想。

支持太子的三方外戚势力中,卫霍两家在两大战神没了之后,虽然看起来依旧强盛,但实际上已暗有日薄西山的之相。

反倒是三方中最不起眼发的公孙氏一族,随着公孙贺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