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43章 产生的变化

咸阳城,数百人齐聚在一起,观看告示栏上的内容,议论纷纷。

“妙啊,这科举制,实在是太妙了啊!有了科举制,我等可就有了出头之日!”有人喜不自禁,甚至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。

“建办学校,开设学科,无需全部精通,只要有一项学科精通,便可进入专门的职能部门,为国家效力!那我只精通算学,岂不是也可当官领取俸禄?竟还有这等好事?”

“诸子百家峰会?只要入选者便可成立学科,全国推广?我的天,这么重要的事我得赶快回去告诉掌门!”

“凡是能工巧匠,机械精通者,皆可在格物院报名任职,领取俸禄,不对,这俸禄也实在太过优渥了吧?竟然比市面上高出数倍有余,而且只要提出一个好主意,但凡被采纳,便可获得百金?”

“我的天,秦国这是疯了吧,将所有赋税统一收缴也就算了,赋税还这么低!竟然从三分之二降到了三分之一,这不是自损国力吗?”

一名面相憨厚,穿着破旧衣衫的中年男子连忙迎了上来,眼眶泛红,激动的嘴唇都在颤抖,“大人你说的可是真的?”

“当然是真的。”那人捂着口鼻,暗中皱了皱眉,答了一句便与这名男子拉开了距离。

得到准确答复,名为赵四的农户,掰着手指头,算了一遍又一遍。

他家共有五口人,他和他夫人,两个孩子,还有年迈的母亲。

按照往年的赋税,口税成人是一百二十钱,三岁以上的孩童每人二十钱,他们全家加在一起的口税是三百八十钱。

户税每户每年十六钱,献费明明不归他们缴纳,也被郡国摊派到他们身上,每户每年十钱。

刍藁中的税每年十六钱,另外每年还要缴纳一石刍供县里使用。

杂七杂八的加起来,一年要四百三十钱。

今年他家幺儿年满三岁,需要缴纳口税二十钱。

但他家里,却是一分钱都没有了,甚至欠了不少饥荒,四处筹措,也无人愿意再借。

因为其他人家里,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
而没有钱缴纳赋税,往往只有一个结果,那就是亲自将孩子杀死掩埋。

为了救自己的孩子,他没日没夜的干活,农耕干完了就跟着去干杂活,在集市上售卖编制的斗笠,他把自己所有能做的都做了,需要的钱,却依然不够。

所有的一切,都像是算好的一样,每年赚取的钱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